博客的半岛体育死是必然!
半岛体育到2005年9月11月,新浪和搜狐的博客先后上线月,网易将博客定位为当年第三季度的“杀手级”应用,这是当年丁磊提出来的。同年9月1日,宣布正式推出其自主研发的新产品——网易博客,标志着网易正式进军博客市场。
但是,网易确实最早接触博客的门户,在2001年的时候,网易就已经推出了网易博客专栏,曾经是网易商业频道和科技频道的名牌栏目。
2007年8月,增加邮件写博客功能;2008年2月,手机版网易博客上线月,推出个人中心,逐步引入社交成分。2009年4月,上线“抢车位”、“朋友买卖”等社交网络游戏;2011年8月,推出轻博客。
到2010年的时候,中国博客可以说达到了一个顶峰,当时国内博客使用人数过亿,同期网民总人数4.57亿人,约合每4个人中就有1人用博客。
目前尚在运营的博客中,搜狐博客、网易博客、博客网的首页头条文章更新时间都停留在2017年,也只有新浪博客、和讯博客等还在维持每天的更新半岛体育,但无论是注册用户数量,还是有效用户,抑或是博文发布数量和质量,都是在下滑的。
更要指出的是,在CNNIC发布的互联网报告中,最后一次提到博客是在2014年,之后便再未提及博客。
在2014年7月发布的CNNIC第34次互联网报告中显示,短短两三年的时间里,博客的使用率从2011年的62.1%降至19.3%,总用户规模仅为1.22亿人,早已从当年的爆红产品沦为小众应用。
也是在这一年,微博传入了博客正火的中国,各种模仿Twitter的微型博客出现,并受到门户网站有意识的推广。
所有的Twitter消息都被限制在140个字符之内,它能通过即时信息服务和个性化的网站接收和发送信息半岛体育,且不需要输入自己的手机号码。
尽管Twitter至今在中国的注册用户数量也不过1000多万,但却带来了新理念,引领了中国的微博风潮。
此后两三年里,微博类产品一直有新产品诞生,但是最后,只有2009年8月诞生的新浪微博留了下来,甚至当年成为全世界最流行的词汇。
在诸多优势的加成之下,微博还具备了远超博客的营销能力,无论是个人IP还是企业、品牌,都能在微博上找到自己的阵地,还因此形成了一个很有社会影响力的大V人群。
微信是一款即时通信工具、社交应用,微信朋友圈,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微博的功能,而微信公众号又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博客的功能。
并且,微信公众号已经从单纯的内容输出向商业化、专业化转变半岛体育,形成成熟的流量变现模式,服务号、订阅号、小程序,形成了成熟的流量变现模式。
与微博、微信相比,抖音等纯移动端短视频应用的异军突起则更加令人意想不到,随时随地记录和表达自己、泛娱乐化的定位几乎令其成为微信之后占据智能手机用户在线时间最长的应用产品。
短短一年时间,其月活用户数已经超过5亿,除了普通用户,媒体平台、明星、名人都有入驻,还有不少政府机构也入驻了抖音。
众多极具移动互联网时代特色的应用爆火,博客以及论坛社区这种传统互联网时期的主流反倒变成了小众产品,从博客、论坛社区时期走出来的众多公知、意见领袖等仍然活跃在公众视线中的人物,都已经转向这“两微一抖”。
可以说,博客、论坛社区赖以起家、快速成长并火起来的优质内容创造者们,早已凭着敏锐的流量和商业嗅觉扎进移动互联网的大潮中。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小编,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compare-prepaid-cell-phones.com/guanggao/264.html